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论文_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6-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摘要:土壤持水能力是评估森林涵养水源和影响土壤碳库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同生长阶段的森林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特征及其与有机碳的生态关联还不清楚。为探究不同林龄柳杉人工

文章摘要:土壤持水能力是评估森林涵养水源和影响土壤碳库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同生长阶段的森林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特征及其与有机碳的生态关联还不清楚。为探究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的土壤持水能力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指示作用,选取华西雨屏区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幼龄林(6 a)、中龄林(12 a)、近熟林(23 a)、成熟林(27,32 a)和过熟林(46,52 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表层土壤(0-20 cm)的水分-物理性质、易氧化碳、颗粒碳和总有机碳含量。结果显示:林龄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持水量均有显著影响(P < 0.05),且柳杉人工林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持水量随林龄增长呈二次函数变化。近熟林(23 a)、成熟林(27,32 a)和早期过熟林(46 a)的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能力相较其它生长阶段更优。土壤深度对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 < 0.05),0-10 cm土壤孔隙度和持水能力整体高于10-20 cm。土壤总有机碳和颗粒碳含量均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 < 0.05);但颗粒碳与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指标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总有机碳,表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可能更能指示土壤颗粒碳的变化。根据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第一主成分土壤孔隙度PCA1和土壤持水能力PCA1,累计贡献率为70.7%和76.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林龄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孔隙度PCA1,从而影响持水能力PCA1,进一步调控颗粒碳,最终影响总有机碳,路径系数依次为0.19、0.99、0.60和0.61。综上,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土壤持水能力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并且与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强的生态关联。本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森林土壤碳循环模型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图5表3参46)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675/j.cnki.1006-687x.2022.03034

论文分类号:S714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qikandaodu/2022/0621/2092.html



上一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黄河源区高寒退化草地鼠丘对
下一篇: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重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