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让文化认同成为实现人才红利的土壤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实现人才红利,最重要的是通过人才机制改革与人才文化培养,激发人才活力。建立真正对人才的文化认同,营造有利于人才的文化环境,才是实现人才红利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础。

实现人才红利,最重要的是通过人才机制改革与人才文化培养,激发人才活力。建立真正对人才的文化认同,营造有利于人才的文化环境,才是实现人才红利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础。

李克强总理近日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说,中国有9亿劳动者,其中有1.7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的人力人才资源。中国人不仅勤劳智慧,而且有韧性。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使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持续提升,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这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底气”。

如何才能加速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首先要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人口红利即劳动年龄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大规模劳动力要素投入所形成的经济增长。2013年以前,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但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趋于衰减。如何快速有效地形成高质量人才资源并在充分实现人才价值的同时形成人才红利,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人才红利的概念从人口红利引申而来,指的是人口素质红利。但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定义。

目前各界对人才红利的讨论普遍指向知识与科技人才。那么,读书不多的刘德华是人才吗?创立老干妈的陶华碧是人才吗?《词源》说人才指“有才学的人”,才是能力,学是知识。人才应不唯知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质,在笔者看来,凡有所长,或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或专属生物性特征(如王菲的歌喉、姚明的个头),在从事的专业工作中,能创造更大价值者皆为人才。人才的内涵是专长性、杰出性和价值性,即在专业工作中超越一般与创造高价值。

中组部和人社部认定的人才包括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高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六大类。广义的人才包括体育人才、音乐人才等各行业人才,销售人才、设计人才、创意人才等各技能人才。行行出状元,人人可成才。

红利是投资产生的回报。人才红利一般被视为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提高其素质与效能,从而在经济活动中创造更高产出,带来经济增长。因此,大部分学者提出的人才红利的实现路径,是社会各界加大投入,尤其是教育投入。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包括由外部投资所带来的增量,如教育培训增加知识,而且包括由机制与文化所释放的存量,如人的潜能开发、自我学习与积累、已有才学创造性的发挥。而后者更为重要。

人才是知识与专长能力的载体,却不是被动的储藏所,如何运用知识与专长能力,取决于人才的主观意愿。调动意愿是核心。人才意愿强烈,才能开发潜能,学习积累,发挥所长。没有学习动力,教育投入不能换来知识积累;没有成长动力,资本投入不能带来人才提升。实现经济增长不能单纯依赖投资驱动,实现人才红利同样不能简单强调投入。目前各地的抢人才大战,很多都是回到了过去的老思路。

关键是如何向人才要红利?实现人才红利,加大投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才机制改革与人才文化培养,激发人才活力。

改革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包括人才的发现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支持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与管理机制。

要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营造一个更加尊重人才并且公平、宽松的人才文化环境。传统官本位观念认为“不唯上、只唯实”的人才不成熟,实际上,这种人才更可贵,应对这种人才予以真正的尊重与欣赏。传统文化对人才也有“中庸”思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才往往非议较多,有争议就容易被差评,创新有风险,应宽容人才的个性与创新失误。人才需要宽松环境,心情愉悦与自我实现的精神激励往往大于物质奖励,要走出人才优惠政策的误区,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制度与文化,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使人才心情舒畅,释放创造性。因此,建立真正对人才的文化认同,营造有利于人才的文化环境,才是实现人才红利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础。

实现人才红利,最重要的是通过人才机制改革与人才文化培养,激发人才活力。建立真正对人才的文化认同,营造有利于人才的文化环境,才是实现人才红利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础。李克强总理近日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说,中国有9亿劳动者,其中有1.7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的人力人才资源。中国人不仅勤劳智慧,而且有韧性。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使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持续提升,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这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底气”。如何才能加速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首先要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人口红利即劳动年龄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大规模劳动力要素投入所形成的经济增长。2013年以前,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但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趋于衰减。如何快速有效地形成高质量人才资源并在充分实现人才价值的同时形成人才红利,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人才红利的概念从人口红利引申而来,指的是人口素质红利。但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定义。目前各界对人才红利的讨论普遍指向知识与科技人才。那么,读书不多的刘德华是人才吗?创立老干妈的陶华碧是人才吗?《词源》说人才指“有才学的人”,才是能力,学是知识。人才应不唯知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质,在笔者看来,凡有所长,或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或专属生物性特征(如王菲的歌喉、姚明的个头),在从事的专业工作中,能创造更大价值者皆为人才。人才的内涵是专长性、杰出性和价值性,即在专业工作中超越一般与创造高价值。中组部和人社部认定的人才包括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高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六大类。广义的人才包括体育人才、音乐人才等各行业人才,销售人才、设计人才、创意人才等各技能人才。行行出状元,人人可成才。红利是投资产生的回报。人才红利一般被视为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提高其素质与效能,从而在经济活动中创造更高产出,带来经济增长。因此,大部分学者提出的人才红利的实现路径,是社会各界加大投入,尤其是教育投入。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包括由外部投资所带来的增量,如教育培训增加知识,而且包括由机制与文化所释放的存量,如人的潜能开发、自我学习与积累、已有才学创造性的发挥。而后者更为重要。人才是知识与专长能力的载体,却不是被动的储藏所,如何运用知识与专长能力,取决于人才的主观意愿。调动意愿是核心。人才意愿强烈,才能开发潜能,学习积累,发挥所长。没有学习动力,教育投入不能换来知识积累;没有成长动力,资本投入不能带来人才提升。实现经济增长不能单纯依赖投资驱动,实现人才红利同样不能简单强调投入。目前各地的抢人才大战,很多都是回到了过去的老思路。关键是如何向人才要红利?实现人才红利,加大投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才机制改革与人才文化培养,激发人才活力。改革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包括人才的发现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支持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与管理机制。要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营造一个更加尊重人才并且公平、宽松的人才文化环境。传统官本位观念认为“不唯上、只唯实”的人才不成熟,实际上,这种人才更可贵,应对这种人才予以真正的尊重与欣赏。传统文化对人才也有“中庸”思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才往往非议较多,有争议就容易被差评,创新有风险,应宽容人才的个性与创新失误。人才需要宽松环境,心情愉悦与自我实现的精神激励往往大于物质奖励,要走出人才优惠政策的误区,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制度与文化,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使人才心情舒畅,释放创造性。因此,建立真正对人才的文化认同,营造有利于人才的文化环境,才是实现人才红利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础。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qikandaodu/2020/1118/809.html



上一篇:土壤砷的风险评估方法与修复目标值计算方法探
下一篇:使理论研究的大树植根现实生活的土壤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