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灰色的泛滥(4)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古人的画论,脱离了古人的实践,所收获的成果如此;对今人和后人的实践,脱离了绘画的实践,所创始的画论,所能起到的指导作用,自然也只能把绘

对古人的画论,脱离了古人的实践,所收获的成果如此;对今人和后人的实践,脱离了绘画的实践,所创始的画论,所能起到的指导作用,自然也只能把绘画引导到非绘画的方向上去。指鹿为马的结果,是鹿成了马,马却不再被认为是马了,白马非马,非马才是真马,缘木求鱼的结果,是水果成了鱼,而鱼不再被认为是鱼了。画家不再画画,而是去插秧、卖对虾、开火车,这叫“大美术”,或者干脆不叫“美术”,而叫“艺术”。水果是—个笼统的范畴,下面统辖了苹果、葡萄等具体的范畴,却没有一个叫水果的具体范畴,这是生活的常识。艺术是一个笼统的范畴,下面统辖了绘画、雕塑等具体的范畴,本没有一个叫艺术的具体范畴,然而今天却有了,这是拜独立于实践之外的高深的理论之所赐。所以,倡导实践美术史学,就是针对其它美术史学、尤其是人文美术史学,正努力把什么都可以变为美术,从而改变把绘画变为非绘画、美术变为非美术的现状,把绘画还原为绘画、美术还原为美术。

据2011年9月8日《文汇报》“本报记者”的整版《“科研寡头病”助推院士评选闹剧》长文,撇开“闹剧”不论,专门来看“科研”,在“相对公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圈内,“资金规模动辄上亿的国家重点科研资助项目”,“绝大多并无绝对的国家需要”,而所完成的项目,即使得了奖,“创新性并不突出,操作性不强,科学意义不大”。所以,目前,我国所发表的科研论文数,位列世界前三,而论文的质量,却排在世界120位之后。我们知道,全世界共一百九十来个国家,许多国家是根本没有什么科研论文的,有科研论文发表的国家不过一百二十来个。而在人文学科,我国的论文数肯定高踞世界第一,在美术学科,我国的论文数不仅高居世界第一,而且很可能是其它所有国家论文数总和的几倍。这些论文,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讲师、副教授、教授的,铺天盖地,自称有“重大价值”,“填补了空白”,“国内甚至世界一流”,实际上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是为了拿到学位、职称或“科研经费”而已。浪费了多少纸张啊!这虽不是犯罪,却是可怕的腐败。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必须过紧日子。”这值得知识界深刻地反思并切实地响应。如何响应呢?我的看法,“为了大众阶层过好日子,精英阶层必须过紧日子。”几年前,浙江大学为《宋画全集》的出版开座谈会,征求专家的意见。专家们兴致勃勃地表示要借《宋画全集》的出版“掀起一个研究宋画的高潮”。我最后发言:“再不要搞什么研究了,我们要的是学习宋画。”《宋画全集》的出版,提供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我们不付诸实践的学习,却去搞理论的研究,岂不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20世纪80年代,我在编撰王朝闻先生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时去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遇到北京大学的几位文史教师,当时和我一样也是“青年学者”,聊天时他们表示在找民国时期出版的、至今没有人借阅过的图书,以发现空白并填补之。我当即表示,历史是公正的,它留下有价值的资料,淘汰无价值的资料,一部书出版后,当时虽有几个人读,但几十年内没有人去借阅,说明它根本没有大的价值,你再把它翻出来,讲它有价值,究竟有多少意义呢?一个简单的常识,孔子的《论语》,历经两千年,信息保留的手段很落后,并遭受了焚书坑儒的灭顶之灾,一代又一代的人,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读着它,充分证明了有价值的东西,即使你想消灭它也是消灭不了的。而在信息保留手段相当发达的今天,一部著作仅过了三年的时间便没有人去读它,它究竟又有何价值呢?历史无非是人类的记忆,人如果长生不老的话,这个世界会非常可怕,人类的记忆如果没有遗忘的话,也相当于长生不老,世界太可怕了!博物馆、图书馆中都堆不下,今后的建筑就可能给这些古物、文献“住”了,人就没有房子住了。即使今天进入了大数字时代,可以把一切无遗漏地保存下来,在提供后人认识今天历史真实的同时,也一定留下了大麻烦。因为,历史的真实一定有许多不真实。今天有些专家从故纸堆中发掘出一个早被历史遗忘了的民国画家,蔡元培曾给他很高的评语。其实,蔡元培的身份,对每一个找到他的青年画家都能给予很高评语的,就像小学的老师,给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评为“优”,据此认为这个被历史遗忘的画家是一个大家,完全没有理由;据此认为这篇论文发掘了一个重要的画家,具有重大价值,更没有道理。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刘海粟先生当然是一位大画家,他当然也与同时的许多画家一样,尽力找到蔡元培给自己题了许多褒扬之词。但题得多了,蔡先生也反感,又不好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所以有一次在刘出示的一件《狮子》(曾经朵云轩收藏)上题诗一首:“看似是石,题名狮子;画本象形,此则指事。”(大意)是讽刺它画得不好,违背了画应“存形”的原则,需要用题字来加以说明。老一辈讲道,刘先生竟“把讽刺当补药”,到处给人看。可见,民国时,包括直到今天,大名人对小青年的褒扬题词,绝不足以证明这位小青年真的就是大家。刘先生后来当然卓然标举于画史,但与之同时的许多青年人,即使如阿Q一样也有幸蒙赵老太爷与之讲话,有几个传诸后世的呢?而按我们的逻辑,今天的“十大画家”有五六百位,依赖大数据的高科技,其资料保存到一百年之后,那时的专家不需要深入挖掘,据此来认识今天的画坛,怎么得了?所以,历史把曾经真实的不真实从人类的记忆遗忘,这样的不真实正是真实的曾经;我们对曾经的研究,则把被历史淡化并逐步遗忘的不真实重新发掘出来,强加给人类的记忆使之不遗忘,这样的真实正是最不真实的曾经。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qikandaodu/2021/0622/1362.html



上一篇:薄冰上的母爱
下一篇:有机种植农业的土壤培肥技术探析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